目前分類:好文分享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愛是愛自己、做自己

 

不單是兩個人可以怎樣相處,而是當愛和關係還原基本步時,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窮和尚和富和尚

有兩個和尚,一窮一富。一天,兩個人在一個大師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從小就是個沒有什麼勇氣的人,可能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說話的聲音也不是太重要,後來就變得不是什麼愛發表意見的人。長大也因此吃了不少悶虧,後來有一天,我突然覺得,我這樣膽小是為什麼啊?就算討人厭又怎樣啊?為什麼不試試發出自己的聲音呢?不要自己去預測未來,因為很有可能沒有明天,如果明天就要面對死亡,我現在在乎的是否重要??我後來就很習慣用"死亡"來過濾我在乎的事情的重要性!我個人覺得挺好用的,後來我就變得越來越勇敢,因為你最後會知道,無論現在有多少人為你鼓掌或唾罵,反正之後終究是你要自己獨身的面對死亡,所以啊~~別想得太多而作得太少,先問自己,這樣作值不值得?當有一天我們面對死神時,我們能夠平靜而無悔的走向下一旅程。。。

                                                                                                                                                                   YoYo心靈角落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改變和不安全感說「是」

達摩寫於 2012年1月16日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愈專業要愈會溝通


愈成熟的麥穗,愈懂得彎腰;愈懂得彎腰,才會愈成熟。保持謙虛和擁有成就,絕對不是二選一的單選題。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我要如何才能停止希望自己是特殊的?

你是特別的,所以你不需要希望自己是特別的。你是特別的,你是獨特的——存在從來不會創造出任何缺乏獨特性的事物。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絕對地獨特。在你之 前沒有任何像你一樣的人,未來也絕對不會有像你一樣的人。這是意識第一次以你這種形式呈現,而這也會是最後一次,所以你不需要試著變得特別,你已經是特別的了。如果你試著讓自己變得特別的話,你會變成很普通。你的努力源自於一種誤解。而這帶來困惑,因為當你試著變得特別時,你已經理所當然的認定一件事情: 那就是你不夠特別。而這讓你變成普通。同時你也錯過了要點。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否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是靠同一邊睡?我猜你是。想像一下,今天上床時,你走進臥房,發現你的伴侶睡在「你的」位子上。「你為什麼睡到我這邊 來了?」你憤慨地問。伴侶若說,他決定從此都要睡這一邊,你或許會勃然大怒地答道:「但是這一邊是我睡的。我沒法在另一邊睡。」

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總是睡在同一邊呢?是不是因為另一邊有什麼不對頭的地方?不,這只是因為,你慣常睡的這一邊屬於你,它是你的「舒適區」。要是把它奪走,即使只是移動兩英尺,你也會覺得非常不自在。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里昂給地球上的湛藍水晶們

 

大家好,我催促我的夥伴現在立刻將這訊息傳出。我們剛才以聲音的形式傳遞給他。這是一項重要的訊息,在地球上目前所有的湛藍水晶(包括我的夥伴在內),此刻都陷入一個極大的困境之中。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矛盾~生為一個Indigo,明顯自知是要來改變這世界的,這是與生俱來的內在召喚,也是無法磨滅的印記。然而,觀看週遭,世界何以如此混亂,而且人們總是對你們的想法嗤之以鼻。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山上有一座神廟,裡頭供奉著一尊佛祖。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出處 心光網 http://lightweb.com.tw/articles9/100/1521.html

奧瑞莉亞:大多數人不了解我們如何創造了我們的實相。他們說,假如實相是他們創造出來的,他們會創造完美的身體、房子、伴侶、很多的錢……等等。

亞 當馬:問題是人們還沒有了解或意識到他們是如何創造的。還有,他們的創造不一定是只從這一世開始的,一定要把「業力」和「缺乏理解」清理好,新的和完美的 事情才會顯現。人們一直用時時刻刻的念頭和感受、言語和行為,還有在醒著的漫長時間裡,頭腦內從不間斷的內在對話,不斷地在創造。他們可能說,我要完美的 身體或婚姻,但是他們的念頭和感受多數時候並沒有支持他們的想望。假如有人可以讓他們看到自己時時刻刻的想法和感受,看到他們是如何不平衡地在創造他們的 實相,他們就可以了解,為什麼他們沒有得到想要的健康或完美的身體,也沒有完美的關係和豐盛。

人們必須察覺自己的想法、感受、言語和行為。言語是非常有力的,而且你不斷地在強化你的感受的能量。 但是言語和你的感受並非永遠一致的。你可能說我要更多的錢,但是你的內在卻感覺自己是窮的。你想要有一個更好的關係,但是你的內在並不覺得那是你該得的, 而你不願意在靈魂花園裡清除雜草,以便吸引那個完美的伴侶。你說你要一個完美的身體,可是你的內在並沒有愛自己。你沒有愛你身體現在的樣子,你也沒有接受 你正從目前這個身體狀況學習的課業。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lightweb.com.tw/articles9/100/877.html

重生大師(Rebirther)桑德拉.雷(Sondra Ray)說:「我們過去與父親或母親的關係,會反應呈現在我們現在擁有的主要人際關係,除非我徹底澄清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我們就可能創造出自己所想追求的關係。」

關係如同一面明鏡,常常反映出我們的特質,或對關係所存有的信念,使我們有機會面對自己的脆弱,或發現自己的潛力,允許自己療癒過去的傷痛,讓自己成長,不必外尋找愛,給自己留一個愛的空間。

無論是對老闆、同事、部屬、朋友、情人、配偶或小孩,這些人擁有你不喜歡的特質,可能是你也擁有、想去做,或你相信的事物。他們補足了你的生命,於是你吸引他們到你身邊來。                            心光網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11-05-12
  • 第81期
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 文 編輯部 整理=方德琳 / 攝影=陳志亮

年輕人不能靠別人打前鋒,自己動都不動,年輕人要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判斷,找到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初衷,這樣才能激發自己無可救藥的熱忱!
一步之遙,一念之轉,可以讓台灣完全不同,讓你完全不同,而我們居然讓它變得那麼遙遠,你想過嗎?為什麼要盲目追求「齊一」、「從眾」的人生?
這是前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寫給台灣年輕人的一封信:
讓我先說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年輕人的故事。他,在士林夜市旁長大,今年36 歲的江振誠,他身上傳奇無數,二度被《時代雜誌》封為「印度洋最偉大的料理」、餐飲指南《Relais and Chateaux》將他列為「06 年全球最佳150 位主廚之一」、Discovery 選他為「06 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p_F23_20110517092500854

如果你總是要依賴他人讓你快樂,依賴別人鼓勵你,或幫助你脫離困境,你將會一直活在軟弱與失望中。你必須下定決心成 為信心之人:「無論發生什麼壞事,我相信上帝。我要有積極正面的人生觀。」…。你所相信的,將遠比其他任何人所相信的,為你的生命帶來更遠大的影響。 《信息》版聖經以一種有趣的方式,闡述兩個瞎眼人的故事: (耶穌)摸他們的眼睛,說:「成為你所相信的吧!」 真是一句有力的話啊!成為你所相信的!你相信什麼?你相信生命可以達到更高層次,超越你的困難,活在健康、豐盛、醫治與得勝之中嗎?你將會成為你所相信的。事實上,我昨日的信念造就了今日的我,而明日的我會成為今日我所相信的。 活出美好 Ch.9 成為你所相信的
                                                                                                                  轉貼至
活出美好.每日書摘分享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p_F23_20110613093433581

 

你永遠無法超越自己在心中所設的障礙…要破除那些來自過去的限制,讓你的心安定在全新、正面態度的信念中


你永遠無法超越自己在心中所設的障礙。如果你心裡想著自己無法達成某件事,你就絕對做不成那事。爭戰是在你的頭腦裡。如果你在頭腦裡戰敗,你已經輸了。如 果你不認為夢想終有實現的一天,那它就永遠不會成真。如果你不認為自己已具備向上提升的能力,你就真的只能原地踏步。爭戰是在你的頭腦裡。…這是一個錯誤 的思考模式,把我們侷限在失敗、不斷的失敗中。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正面思想──希望、信心和得勝──那麼重要。… 也許在你的生命當中,有人對你說了負面的話;也許有所謂的專家告訴你,你永遠不會成功;你永遠攀不到巔峰;你身上沒有成功所需的特質。別去聽信這些謊言。 如果上帝要為你成就,誰能擋你呢? 要破除那些來自過去的限制,讓你的心安定在全新、正面態度的信念中。破除限制將改變你的生命以及你兒女的生命。
                                                                                                                    轉貼至 活出美好.每日書摘分享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出更美好人生的最重要關鍵之一,就是讓自己保持快樂,而不是為了取悅所有人。我們很容易會扛起錯誤的責任,認為我們有義務要讓每個人開心,要去「調整」這一位,要「拯救」那一位,或要解決別人的問題。當然,想要儘量多幫些人是很崇高且值得欽佩的,而對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當然也是好的。然而,太常發生的是,我們了,我們為每個人做每件事,卻沒留時間讓自己保持健康。我發現,當我嘗試藉由滿足身邊每個人的需要,而想讓他們都快樂時,最後受苦的是我自己。上帝不要你把別人的快樂建築在你自己的痛苦上。活出全新的你  Ch.19 讓自己保持快樂                                                                             轉貼自....活出美好.每日書摘分享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所以有許多人
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
佛祖給的答案都相同:「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MldGyZT10yVOcFp4KQdA

「找出道路。」

   『……停下來考慮一下。這條路是你慾求的嗎?或者是在要由你自己去攀登的很高的地方、你要去完成的偉大未來在你的眼中有模糊的遠景呢?要警覺。這條路是要為了它自己、而不是為了你即將踏上它的腳而被看見的。』

   找出道路。道路是未知的。它無法由別人來讓你瞭解;它無法由別人來給你。道路是無法被顯示的、是無法被傳達的。你必須尋去找它。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我們必須去尋找目標,但是我們已經有道路了。有許多人們一直在談論的道路,而他們都達到了相同的目標。目標必須被發現、必須被達到,但是道路呢?道路是垂手可得的。事實上,它太容易得到了,道路太多條了。

   但是事情並非如此,因為目標與道路並不是兩回事。道路本身變成了目標。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因為道路與目標並不是兩回事。當你走在道路上面時,道路就把它自己轉變成了目標。真正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想著目標。要想的最基本的事必須是道路。要發現道路:「找出道路。」

   但是我們的頭腦是如此的受到制約,以致於每個人都認為他一生下來就已經被給予了一條道路。有人是基督徒、有人是印度教徒、有人是回教徒。他們認為道路是由 社會、文化、教育給予他們的。不,道路無法被給予。社會、文化、教育都無法給予你道路。你必須去尋找它,因為經由尋找,你就會被轉變。

   一條被借來的道路是死的道路。你無法走在它的上面;它不會把你帶到任何地方。你可以相信它、你可以從中得到慰藉、你可以因為它而拖延你的旅程,因為你知道那條路、你可以在任何時候走上它,但是你的旅途開始的那一刻,借來的、被給予的道路將不會是有幫助的。

   你必須去尋找自己的道路。要去找它很難;可能會犯許多錯。但是不犯錯是得不到東西的,所以要勇於犯錯。你也許走上了錯誤的途徑,但是與其完全不動、還不如 走上錯誤的途徑,因為至少你從移動之中學到了東西,你至少學到了什麼是錯誤的途徑。那也是很好的,因為消去法是有幫助的。你會走這條路,並且找出它的錯 誤。你會走另一條路,並且找出它的錯誤。而透過知道了錯誤是什麼,你就會瞭解什麼是才是正確的。

   所以不要害怕犯錯,不要害怕走錯路。那些害怕犯錯、害怕走錯路的人會變得癱瘓。那麼他們就還是留在原地;他們永遠不會移動。

   要勇敢的去找出你自己的路。不要模仿別人的路。模仿不會帶領你走向自由。那不是照這條路或那條路走的問題;問題在於尋找。當一個尋求者而不是一個追隨者。要好好的瞭解其中的差別。

   追隨者就是模仿者。尋求者也會追隨別人,但是他不是模仿者。尋求者也會追隨別人,但是他是為了尋找、發現而追隨的。他仍然是警覺的、覺知的。追隨者會變得 盲目、變得依賴,他是精神上的奴隸。他把責任丟到別人的肩上,然後就等待著。尋道者對他自己負責。他是警覺的、負責的,他每天都會發現新事物、他每天都會 實驗新事物。他對新的事物是不害怕的、脆弱的、敞開的,他準備好去進入他看到的任何新層面。如果他感覺他走的路是錯的,他也不會說:「但是我已經對這條路 投下許多的投資了。我現在無法改變了。」他會放棄這條路、放棄他全部的投資,然後回到起點再從ABC開始學起。

   尋求者總是準備去改變,但是追隨者是固執的。與其去重見光明他寧願閉上眼睛,因為他已經投資了太多東西了。

   有一位耆那教僧侶來找我。他說他當了三十年的耆那教僧侶。「我現在瞭解我選擇的路並不適合我,但是我現在無法離開這條路了,因為如果我離開的話我要做什麼 呢?我沒有受過教育。我從小就開始做僧侶。這三十年的僧侶生涯使我完全的依賴別人。我無法做任何事;我無法做任何勞力工作。而且我是如此的受人尊敬!甚至 大城市的首長都會對我行禮。如果我不當僧侶的話——我知道那不適合我——那些對我行禮的人甚至連最小的工作都不會給我。所以我該怎麼辦?」

   在其中有太多的投資。全部的權威、尊敬、尊崇現在都變得岌岌可危。所以我告訴他:「如果你是真正的尋求者的話,就放棄全部的東西。去做一個乞丐或傻瓜,但 是不要再做一個虛假的人了。當你瞭解這條路不適合你的時候,就把所有經由這條路而得來的東西都丟掉。不要再做一個虛假的、不真實的人了。」

   他說:「我會想一想。但是似乎很困難。」

   他想了三年。他沒有回來找過我。他不會來了。他是追隨者、而不是尋求者。尋求者在瞭解某件事不適合他的那一刻就會把它丟掉。他不會猶豫。這句經文說:「找出道路。」成為尋求者,不要成為信徒。

   「藉著退回內在而尋找道路。」

   當你找到某種吸引你的東西時,當你找到某種對你的理性、邏輯、頭腦而言看起來是合理的、真實的東西時,那還是不夠的。你的理性也許會說它是真的,但是它也 許不是真的。除非你用它做實驗、除非你由它而經驗到某種東西,否則你是不會發現什麼東西的。經由邏輯是不會發現什麼東西的。邏輯是有幫助的,但是不要讓它 成為最終的衡量標準。最終的衡量標準一直都在內在。是實證與經驗。除非你得到經驗,否則不要相信你已經找到了它、你已經看到道路了。只有透過經驗理論才會 變成真理。

   「藉著退回內在而尋找道路。」當你找到了一種技巧、一條道路時,要退回內在、往內在走。在裡面做實驗:以你的主觀、你的心來做實驗。要去經驗它。不要只是 一直在想著靜心是什麼。去做它!只有那樣你才會知道它是什麼。某個技巧對你而言也許沒有效。那麼就丟掉它然後再試另一個。世上有幾百種靜心技巧。一定會有 一種適合你的技巧。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為自由而奮鬥,每一種類型的人都得到了自由。每一種類型的靜心都被找出來了。你並不是新型的人;你這種人以前就出現 過了。以前有許多像你一樣的人,而他們已經走過了這條路。許多技巧已經被發現了。

   去嘗試。但是當你試的時候要真誠、認真。用你全部的能量去試。如果某種特別的技巧沒有產生任何結果,那麼就把它丟掉再試另一種。

   在以前,當弟子去找師父時,師父會觀察的第一件事情是弟子是否適合他、還有他是否適合這個弟子。如果師父認為這個弟子不該和他在一起、如果他認為別人對這個弟子會更有幫助,即使是一個反對他的人,他也會對弟子說:「去找那個師父!」

   弟子會說:「但是我聽說他是反對你的。他說你做的事是錯的。」

   師父會說:「不要在乎他說什麼。他適合你,他的方法會適合你。去找他。去他那裡試試看。」

   繼續去嘗試不同的技巧,但是要用你的全心全意去嘗試。否則你也許會丟棄一個正好適合你技巧。所以要用全心全意去嘗試。如果事情發生了,那很好。繼續走下 去,深入的走下去。但是如果你用了全部的心思與能量試了卻什麼也沒發生,那麼就把這個技巧丟掉;它不適合你。但是在你試過之前、在你全心全意試過之前不要 丟掉它。「藉著退回內在而尋找道路。」

   「藉著勇敢的向外前進而尋找道路。」

   即使你實驗了一種技巧,並且在內在得到了某種經驗,也很有可能只是一種妄想而已。那也許只是一種頭腦的保護、一種夢境、一種願望的滿足而已。不要認為你已 經得到了道路。現在,不論你在內在得到了什麼,要在外面試它。不論你在內心瞭解了什麼,要在你的人格上轉變它;現在要去活出它。你已經經驗到它了。現在要 活出它、讓它變成你的生命。如果你感覺到透過這種經驗寂靜已經發生在你身上,就讓寂靜繼續移動、讓你四周寂靜的波紋超越你。讓你的寂靜傳到別人那裡。讓別 人也感覺到你已經變得寂靜了。

   如果你一直對外界生氣,而你仍然說:「我是一個偉大的靜心者。」你只是在迷惑你自己而已。不要迷惑、不要欺騙,因為你會是唯一的輸家。不論你內在發生了什 麼事,如果你感覺到你已經經驗了內在之光……。要怎樣才能知道它是妄想還是真實呢?衡量的標準是你的外在的生命也要隨之改變才行。

   如果你真的經驗了內在之光,性會消失。愛會出現在你身上,但是性會消失;性慾會消失。愛,一種非常有愛心的個性,會取而代之。將不會有性的慾望。如果性的慾望還在,你就還沒有經驗到內在之光。那麼內在之光只是一種頭腦的保護而已。

   依此類推。不論你在內在經驗到什麼都必須表現出來。你必須讓它進入你的生命,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測試、真正的衡量標準。如果你進入了深沉的寂靜,憎恨會離 開。如果它還在、它還沒被完全轉變為愛,那你就還沒有感覺到內在的寂靜。帶著恨意,是不可能有內在寂靜的。你也許會感覺到某種被培養的東西,你也許已經培 養了一種寂靜……。

   如果你反覆唸著一句咒語,你會創造出一種培養出來的、虛假的寂靜,但是你外在的生命仍然是一樣的。如果內在改變了,外在也必須改變,但是反過來則不見得是 真的。你可以改變外在而不需要內在的改變。那就是所謂的偽善。你可以改變外在,你可以在外界非常的有愛心,而內在卻充滿憎恨。你改變了外在,你創造了一種 虛假的面具、一種門面。

   到處都看得到這種事,特別是在這個有許多宗教的國家裡。唯一的結果是:一個偽善的社會。是面具,而不是真正的臉孔。看著任何一張臉,然後你就會發現那是不真實的。有別的東西隱藏在它後面,那是某種完全相反的東西。

   你可以改變外在而不需要改變內在。但是如果內在改變了,外在也無可避免的必須改變。當內在改變了,外在也自動的改變了。如果外在沒有改變,那麼你的內在改變只是一種妄想而已。

   這三句經文是非常有意義的:

   「找出道路。」

   「藉著退回內在而尋找道路。」

   「藉著勇敢的向外前進而尋找道路。」

   第六章完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STGkALi3vzUBozpz5MfcQ

新鍊金術

第十四章 放鬆個性的束縛

  「要最熱切的尊敬你自己的心。」

  「因為透過你自己的心,會出現一種光,它能夠照亮生命並且讓你的眼睛看清生命。」

  『……只有一件東西是更加難以瞭解的:那就是你自己的心。直到個性的束縛被放鬆了,你才 能夠開始看到自己的深奧的神秘。直到你站在一旁它才會讓你瞭解它。那麼,直到那時候,你才能夠掌握並且引導它。那麼,直到那時候,你才能夠使用它所有的力 量,並且把它奉獻於值得服務的地方。』

  最基本的一件事情就是你無法瞭解你自己的本性、你自己的心、你自己的本質,其原因是你的 個性,以及圍繞在你四周的虛假實體。我們活在個性之中。個性是虛假的。它們只是給別人看的面具、外表而已。但是它已經變得太深入,以致於你完全忘記了你原 來的臉孔。你把假的臉孔給別人看,漸漸的你認同了那裡臉孔,然後你開始認為這些就是你的臉孔。那麼你的本來面目、你的真正臉孔仍然是被隱藏的。

  不論你做什麼、不論你如何行動、不論你說什麼,要記住它是來自你的心還是來自你的個性。要弄清楚其中的區別。它會成為你的內在尋找的一大助力。

  當你對某人說:「我愛你。」這些話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哪裡呢?它們的來源是什麼呢?這些話是來自你的心嗎?你的心真的充滿了愛嗎?或者它們只是來自你的個性、你虛假的臉孔呢?你只是把它們當成禮貌、儀式、禮節,或者你把它們當成得到東西的手段呢?

  你也許慾求某人的身體、你也許想要與別人發生性關係,但是你說:「我愛你。」這種說法只是一種欺騙。你還不如說:「我想要與你發生性關係,但是其中並沒有愛。你的身體對我有吸引力、磁力,但是並沒有愛。愛也許會成長,但是現在並沒有愛。我只對你的身體有興趣。」

  但是如果有人說他只對你的身體有興趣,你將不會愛上這個人。你會逃跑!你會說:「你在說什麼東西啊?」虛假的臉孔必須存在。只有那樣才能夠得到身體。

  所以你一直在培養你的個性。當你的內心覺得受傷、傷心時,甚至那時候你也一直在微笑。仔 細想想你的微笑只是一種粉飾的微笑、只是在嘴唇上、只是嘴唇的延伸,還是來自內心深處並且擴散到嘴唇上。它的來源是在深處,或者是沒有來源、而只是一種粉 飾的微笑呢?當你微笑時,要觀察它,然後你會瞭解什麼時候的微笑是假的、什麼時候的微笑是真的。

  當某人傷心、悲慘,或者他失去了朋友、愛人、丈夫、妻子的時候,你去找他。你的臉看起來 是傷心而且哀傷的。要記住,要在內心深處仔細的想一想,是否這個傷心是真的,還是你只是在展示、而在內心深處你只是覺得無聊、你在盤算著如何離開、你想著 其他事情,你對這個人以及也的悲慘、痛苦一點也沒有興趣。要一直去想這件事,然後你就會瞭解你內心的兩種層面。虛假的那一個就是個性。

  「個性(personality)」這個字是意味深長的。它來自於Persona這個希 臘字。Persona的意思是「面具」。在希臘戲劇中演員使用面具、虛假的臉孔。那些虛假的臉孔被稱為Persona。而從那件事當中就出現了「個性」這 個字。那是很美的。那表示你正在用一張虛假的臉孔演戲。它並不是你。你隱藏在虛假的臉孔後面,因為你無法露出你真正的臉孔。

  我不是說你需要在每個地方一直露出你真正的臉孔。沒有這種必要。在某些地方,是需要面具 的。但是要弄清楚這是面具;這並不是你。在內心,你必須知道什麼時候你是在演戲、以及什麼時候你是真實的。你必須不被你的演戲所欺騙!你必須不與你的演戲 認同!我知道那種臉孔是有需要的。否則很難在社會上活下去,那是非常困難的。這些臉孔在某方面是很好的。它們讓事情變得便利,它們像潤滑劑一樣。而在一個 有這麼多人的社會當中,你不需要在每個地方露出你真實的一面。

  某人在早上遇見你。你覺得受到打擾。你想著:「為什麼我一大早就要看到這個人?他的臉把我這一整天都破壞掉了。」但是,在外在你還是微笑著說:「早安。真高興見到你。」在內心裡,你一點也不高興!

  但是就禮貌來說這是沒有問題的。對這個人說:「我覺得非常不高興。你破壞了我的早晨。你的臉很危險。我怕我這一整天會因為看到你的臉而毀了。」是不太好的。這樣不太好。也沒有必要。你沒有必要的打擾著別人。沒有這種必要。

  但是你必須知道什麼是面具而什麼又是真的。你必須察覺你內心在進行的是什麼事情。你要了 解在內在什麼是你的真實存在,而在表面上什麼東西只是便於社會使用而已。如果你能夠在你與你的個性之間分得很清楚,那麼個性就變成像衣服一樣。你就能夠在 任何時刻丟棄它並且變成赤裸的。

  如果你無法丟棄它,那就表示你太執著於它,以致於區分與分離不存在了;間隙不存在了。你需要一個間隙,好讓你至少在房間、在浴室中,你能夠把你的個性放在一旁並且變成真實的人。至少在靜心當中,你能夠把個性丟掉並且變成真實的人。在那些地方,是不需要個性的。

  靜心是非社會性的。它與任何人都無關;它只和你自己有關。所以不需要面具;你能夠變成真誠的。但是你無法真誠,因為你不知道其中的區別。甚至在靜心當中,我仍然感覺到你正在做著許多虛假的事情。

  佛洛伊德察覺到了,當他一開始做心理分析時他還沒有察覺到,但是漸漸的他察覺到病人會說一些不真實的事情來讓他開心,讓他可以對他的理論感到確定;因為當佛洛伊德高興的時候,他們也會感到高興。只是在經過了二十年的心理分析之後他才察覺到他們所說的事情並不是真實的。

  例如,佛洛伊德說性是各種心理上混亂的根源。病人會來找他然後告訴佛洛伊德他們的混亂。然後他們會顯露出性是他們混亂的根源。佛洛伊德認為他的理論被許許多多的案例所確認。只是到後來他察覺到其中有許多人只是為了要讓他高興、讓他可以確認他的理論而欺騙了他。

  有時候我也會感覺到相同的事情。當我說:「瘋狂吧!」然後你就瘋狂了,我知道你的瘋狂只 是為了讓我高興而已。但是沒有這種必要。我已經很快樂!沒有必要。不要做任何不真實的事情。那不會對任何人有幫助。要真誠、真實,至少在你的靜心當中要如 此,因為在那裡只與你自己有關。

  提利區(Tillich)曾說過宗教是對於個體的關心,是對一個人自己全然個人化的關 心。它與別人無關。宗教是個體性的,所以你不需要在靜心的時候想著別人,甚至不要想著我。成為真實的。丟掉所有的面具。任何真誠的事情都會幫助你往內走, 任何不真實的事情都會幫助你往外走。

  那就是山卡拉稱這個世界為幻象的原因。你離自己越遠,你就更加的進入幻象之中;你越往內走,你就更加的進入真實之中。你的個性是通往幻象之門,通往一種不真實的夢想世界之門。要完全的拋棄那種門、那種橋樑。至少在靜心當中要如此。

  我不是說你要進入社會又要變得真誠。你會進退兩難。如果你這樣做覺得很快樂你也可以這樣做,但是我並沒有那樣說;你不要責怪我。社會將會給你帶來麻煩。它不想要你真正的臉孔,它想要你不真實的臉孔。

  而對社會來說那是沒問題的。當你出門時使用不真實的臉,但是當你走入內在時,要把那張臉 完全丟掉。不要認同它,不要把它帶到內在。有一天會來到,那時候你會強壯到甚至在社會中你都想帶著真實的臉孔的地步,但是那視你的情況而定。首先要向內 看,然後,至少暫時的把你的個性放在一邊。

  「因為透過你自己的心,會出現一種光,它能夠照亮生命並且讓你的眼睛看清生命。」

  『……只有一件東西是更加難以瞭解的:那就是你自己的心。直到個性的束縛被放鬆了,你才能夠開始看到自己的深奧的神秘。』

  個性就像障礙一樣,而你的心發出的光無法照到你身上。拋棄個性,即使只是片刻的、暫時的,然後光會照到你身上,你會進入一個不同的世界:心的世界。

  『直到你站在一旁它才會讓你瞭解它。』

  你必須把自己:你的個性、你的自我放到一邊去。

  『直到你站在一旁它才會讓你瞭解它。那麼,直到那時候,你才能夠掌握並且引導它。那麼,直到那時候,你才能夠使用它所有的力量,並且把它奉獻於值得服務的地方。』

  而在你自己與你最內在的心有深刻的接觸之前,你無法做任何好的、有價值的事情。你無法服務任何人。不論你做什麼,就算帶著善意,也會創造出邪惡,因為做者是無知的。你做什麼事並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

  如果你是無知的、活在黑暗中的,如果心發出的光還沒有穿透你、充滿你,你也許有善意、好 意,但是不論你做什麼都會導致邪惡,因為善是無法由黑暗之心產生的。所以不要試著去服務任何人,除非你已經找到了內在之光。那時候,你的整個生命都會變成 一種服務。那麼就不需要製造任何的責任,那麼你就不會把服務別人當成責任。那麼服務就會自動自發由你身上流露出來。

  而當服務變成自動自發的、沒有責任的觀念在其中,當服務變成了愛,你除了服務以外什麼事都無法做;當沒有讓別人快樂的問題存在的時候;當實際上是相反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是如此的快樂,以致於你的快樂氾濫而流向了別人,只有到那時候你做的事才會變成好事。

  如果你充滿了光與快樂,甚至沒有任何善意的時候,也會有好事發生。但是如果沒有內在的 光,太多的善意也許會對別人造成危害。沒有任何內在光明而致力於服務別人的人會創造出許多的災害。整個社會都因為這些有害的人們而受苦,他們一直在服務別 人、卻對他們自己內在的光沒有任何的瞭解。記住這一點:首要的事情是你的自我瞭解。服務別人是次要的。也不要以為透過服務別人你就能夠瞭解你自己。透過了 解你自己你能夠服務別人,反過來卻不行。

  『直到你得到了某種對自己的確定以前,要幫助別人是不可能的。當你學到了前二十一條規則,然後用你發展的力量與不受束縛的感官進入了學習的殿堂時,你才會發現你的內在有一個泉源,而話語會從其中出現。』

  『……這些筆記是為了那些能夠讀得到我用內在與外在感官寫下的東西的人而寫的。』

  記住這一點。直到你對你自己得到了某種確定之前,要幫助別人是不可能的。要抗拒這種幫助 別人的誘惑。除非你對你自己得到了某種確定,要不然那是邪惡的。不要試著去成為上師,不要試著去成為助人者,因為你會打擾別人;你會創造出更多的問題。要 好好的記住除非你得到了內在之光,否則你是無法幫助、引導任何人的。當內在之光存在時,幫助、引導都會由你身上流露出來。

  要抗拒這種誘惑。這是個很大的誘惑,因為自我會覺得非常滿足。某人來請教你。你不知道你 在做什麼、你沒有察覺到你不知道,然後你給予別人勸告,這種誘惑是存在的。如果有人問你神是否存在,你還不夠堅強、你無法說:「我不知道。」你會說一些 話。你不是說:「是的,神存在。我是一個相信者。」就是說:「不,神不存在。我是一個懷疑者。」但是在這兩者當中你都會給予勸告。在這兩者當中你確認了某 種你並不知道的事情。

  記住這一點,對靈性尋求者來說這是非常基本的、重要的一點:只確認你真正知道的事情。如果你不知道,那最好還是說:「我不知道。」

  有人曾經問愛因斯坦:「科學與哲學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他的回答是最有智慧的。他說:「如果你問科學家一百個問題,有九十九個他會說:『我不知道。』只有一個他會說:『我知道。但是這個答案也只是相對知識。明天它會改變。它不是絕對的。」

  「如果你問哲學家一個問題,他會給你一百個答案。而且他絕對確定事情就是如此。如果有人說了別的答案,那個人會被詛咒下地獄。『他錯了!』」

  那就是哲學哪裡也到不了的原因。一大堆到不了任何地方的答案。有那麼多的答案,卻一個問題也回答不了。哲學家失去了一件基本的東西:他們不夠堅強,他們無法說:「我不知道。」

  科學家比較堅強。他們能夠說:「我不知道。」甚至當他說:「我知道。」時他也會說:「直到現在為止這是對的。但是我無法說任何關於明天的事情。事情也許會改變,人們也許會知道許多新的事實,然後真理就必須被重新調整了。」

  我要告訴你們瑜珈也是一種科學;它不是一種哲學。靜心是一種科學:它不是一種哲學。記住 這一點,除非你有確定的知識、確定的經驗,否則不要引導任何人。而且甚至到了那時候,也要告訴別人:「這是我的經驗。對你而言也許不是如此。那是我達到它 的方式。你的方式也許不同;也許對你而言那不是真的。所以不要盲目的接受我的勸告。你可以去實驗它。它是一種開放的實驗。」

  那麼你就能夠對人有幫助。否則,你會創造出打擾。不要被誘惑。除非你真的知道否則不要給 予勸告。不要引導。先成為一個弟子;不要試著成為師父。師父的性質會出現。當你的弟子性質變得完整與全然時,師父就會在你裡面出現。但是在那一刻來臨之前 不要做這種事。等它來。它會發生。

  第十四章完

文章標籤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暢銷作家哈福‧艾克首度造訪亞洲,在專訪中指出亞洲人財富心態上

的魔障:害羞、存錢與花費失衡、過度努力工作……。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9123&p=1


傑洛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